明清紫檀,以宫廷家具为准,常见面板材料宽不足15厘米,偶见紫檀板极限宽度也在30厘米以内。晋·崔豹《古今注》有记载,时称“ 紫檀木,出扶南,色紫,亦谓之紫檀。”到了明成祖朱棣派郑和七下西洋,因船舱内需要重物压舱,产于东南亚的紫檀恰好能废物利用,充当了压舱物。紫檀就在这会儿,歪打正着地运到了中国。
明代开始,皇室贵族开始用小叶紫檀来做家具,人们发现这种木结实坚硬,不怕水且又防虫,因此越来越受欢迎,之后便开始了大规模的采伐。
我国的两广地区原也有紫檀木,但是因为数量稀少,很快被采光,之后明朝皇帝便派人到南洋采办。从此紫檀加入明清家具行列,即刻引领时尚之先,且五百年不衰。
紫檀在所有硬木中“性”是最小的,换言之,没什么脾气。这就是说,紫檀变形率小,遇热遇冷遇干遇湿都能应付自如。我们很少看见大面积开裂的老紫檀家具,收缩缝也少有过分者,适可而止。
在雕刻方面,紫檀由于结构细腻,组织均匀,任何一个方向下刀都感受差不多,不像竹子,纵向下刀势如破竹,横向下刀如切钢筋。在同样尺寸的方板掏出同样直径的圆洞,放上一年,其他木材都会显出明显的椭圆或轻微的椭圆,只有紫檀仍能保持其初始的圆形,以表现其高贵的品德。
用紫檀制作的器物经打蜡磨光不需漆油,表面就呈现出缎子般的光泽。 欧美人最初没有见过紫檀大料,因而认为紫檀无大料,用紫檀只能做一些小巧器物。传说在拿破仑墓前有一个五寸长的紫檀棺木模型,就使参观者大为惊讶,以为稀有。
|